佛商网

2013
12/06
00:35
评论

您正在阅读:《 大般涅盘 》

狮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

译文
  这时候,佛告诉一切大众说:各位善男了!你们如果怀疑有佛无佛、有法无法、有僧无僧、有苦无苦、有集无集、有灭无灭、有道无道、有实无实、有我无我、有乐无乐、有净无净、有常无常、有乘无乘、有性无性、有众生无众生、有有无有、有真无真、有因无因、有果无果、有作无作、有业无业、有报无报的话,如今你们仅管发问,我当为你们分别解说。善男子!我还没有看到有天、人、魔、梵天、沙门、婆罗门等有问题来问我,我不能回答的。
  这时候,法会中有一位菩萨名字叫做狮子吼,即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,端正自己的容貌,整理好自己的服装,上前顶礼佛足,长跪合掌而对佛说:世尊!我刚巧想问,蒙如来大慈大悲,又俯允听我提问,不胜感激。
  这时候,佛告诉各位大众说:诸位善男子!你们对这位菩萨应该深加恭敬、尊重和赞叹,同时应以各种香花、伎乐、璎珞、幡盖以及美好的衣服、饮服、卧具、医药、房屋、殿堂等等加以供养,送往迎来。为什么要这样?因为此菩萨已在过去诸佛处深植善根,成就种种福德,所以如今在我面前说法无畏,如狮子吼。
  善男子!犹如狮子王一样,自知自己的力量,牙爪如锋芒,四足蹲在地上,安住于山谷的岩洞中,振勤尾巴而发出巨声。如果有人能具备这许多相状,当知此人就能像狮子吼那样说法无畏。真正的狮子王,早晨走出岩洞,抖擞身体,伸展四肢,向四面张望,发出巨大的吼叫声,为的是十一件事:
  一是为了要恫吓那些实际上不是狮子而诈称狮子的野兽;二是为了要试一下自身的力量;三是为了要使自己的住处清净;四是为了使牠的幼狮辈知道牠的住处;五是为了使牠的同类不生恐怖之心;六是为了使睡眠的野兽醒来;七是为了使一切散漫的野兽不再散漫;八是为了使一切野兽都来依附于牠;九是为驯服大香象;十是为了教育牠的一切儿孙辈;十一是为了庄严自己的亲属。
  所有的禽兽听了狮子的吼声时,则水中鱼类都潜没于深渊之中;陆地上的野兽都藏伏于洞穴中,不敢出来;天上的飞鸟都从空中跌落下来;一切大香象都吓得大便失禁,落荒而逃。
  各位善男子!像那野狐一样,虽然跟随狮子已有百年,但终不能作狮子吼。如果是狮子的孩子,只要刚满三年,就能发出吼声如狮子之王。
  善男子!如来成正觉后,具足智慧牙爪,四如意足、六波罗蜜等圆满具足之身,十力勇猛,以大悲为尾,安住于色界四禅天的清净窟宅。为了一切众生而说法无畏,如狮子吼,摧破魔军,显示出十力无畏,开示悟入诸佛的修行之处。为一切具有各种邪见的人作归依之处,安抚那些怖畏生死的众生,觉悟那些因无明而具有睡眠烦恼的众生。使做恶事的人能生起悔过之心,开示那些具有邪见的一切众生,使他们了解六师外道的说法不像狮子吼那样无所畏惧。
  为了破除外道富兰那等憍慢之心,使声闻、缘觉生起悔悟之心,也教五地菩萨等生起大力之心。为了使具有正见的四部之众,对于那些邪见四部徒众不恐怖和畏惧,从圣行、梵行、天行的窟宅中低吼而出。为了使一切众生破除憍慢之心故抖擞身体。为了使一切众生生起善法故向四面张望。为了使众生能得到四无碍智故,而四足蹲在地上。为了使众生圆满地安住于持戒度,故无所畏惧地发出狮子吼。所谓狮子吼是坚定的说明;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如来常住没有异变。
  善男子!声闻、缘觉虽也追随如来无限久远的岁月,但还是不能作狮子吼。而十住菩萨如果能修行圣行、梵行、天行等三行处,就能够作狮子吼。各位善男子!此师子吼大菩萨今天要作这样的大狮子吼,因此你们应当发大心供养、恭敬、尊重和赞美。
  这时候,佛又告诉师子吼大菩萨说:善男子!你如果有问题,可以随意提出来。
  师子吼大菩萨就对佛说:什么叫佛性?因为什么道理叫它佛性?为什么又名常、乐、我、净?如果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为什么看不到一切众生所具有的佛性?十住菩萨住于哪些法而不能了见?佛住于哪些法而能了见?十住菩萨因为那些眼而不能了见?佛以何眼而能了见?
  佛说:好极了!好极了!如果有人能够为了佛法而咨询,就是具备了两种庄严:一为智慧,二为福德。如果有菩萨具备这两种庄严,就是知道了佛性。也只有了解什么叫做佛性,才能够知道十住菩萨是以何眼见,一切如来又是以何眼见。
  师子吼菩萨说:世尊!什么叫做智慧庄严?什么叫做福德庄严?
  佛告诉师子吼菩萨说:所谓智慧庄严,就是从一地到十地进行修习。所谓福德庄严,就是修行檀波罗蜜到般若波罗蜜和非般若波罗蜜。其次,善男子!智慧庄严,是指诸佛和菩萨;福德庄严,则是指声闻、缘觉和九地菩萨。
  再次,善男子!福德庄严,是有因缘造作之有为法、有烦恼之有漏法;是有生死流转、有果报之法;是有质碍、非常住不变之法;是凡夫之法。智慧庄严,是无因缘造作之无为法、清净无烦恼之无漏法;是无有非生非死流转无有果报之法;是自由通达无碍、常住不变之法。
  善男子!你现在已经完全具备了这两种庄严,所以能够询问如此甚深妙义。我也完全具备了这两种庄严,所以能够回答这些深奥的微妙之理。
  师子吼大菩萨又说:世尊!如有菩萨具备了这样二种庄严,就不应该问一种和二种,为什么世尊说能够回答一种和二种?我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一切诸法都是没有一种、二种之称,而说一切诸法有一种、二种,乃是凡夫之相。
  佛说:善男子!如果有菩萨没有这两种庄严,就不能知道一种二种。如果有菩萨具足了这二庄严,就能够了解和知道一种和二种。如果说诸法没有一种、二种,这不合乎道理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如果没有一种、二种,又怎么能说一切诸法是没有一种、没有二种呢?
  善男子!如果说诸法有一种、二种是凡夫相,实际上是十住菩萨,不是凡夫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说一是真实法,名为涅盘之法,说二,名为生死之法。为什么一名为涅盘?因为它是常住不变之法。为什么二名为生死?因为它有贪爱和无明。
  常住不变的涅盘之法,不是凡夫相,生死二法,也不是凡夫之相。因为有这些道理,所以具备了这二种庄严,就能够提出问题,解答问题。
原典
师子吼菩萨[注释:师子吼菩萨:「师子吼」,比喻佛在大众中演说佛法,心中毫无怖畏,犹如狮子作吼。此处指有一菩萨名叫师子吼。]品第十一之一
  尔时,佛告一切大众:诸善男子!汝等若疑有佛无佛、有法无法、有僧无僧,有苦无苦、有集无集、有灭无灭、有道无道,有实无实、有我无我、有乐无乐、有净无净、有常无常、有乘无乘、有性无性、有众生无众生,有有无有、有真无真,有因无因、有果无果,有作无作、有业无业、有报无报者,今恣汝所问,吾当为汝分别解说。善男子!我实不见若天、若人、若魔、若梵、若沙门、若婆罗门,有来问我不能答者。
  尔时,会中有一菩萨名师子吼,即从座起,敛容整服,前礼佛足,长跪叉手,白佛言:世尊!我适欲问,如来大慈,复垂听许。
  尔时,佛告诸大众言:诸善男子!汝等今当于是菩萨深生恭敬,尊重赞叹,应以种种香花、伎乐、璎珞、幡盖、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、房舍、殿堂而供养之,迎来送去。所以者何?是人已于过去诸佛深种善根,福德成就,是故今于我前欲师子吼。
  善男子!如师子王自知身力,牙爪锋芒,四足踞地,安住岩穴,振尾出声。若有能具如是诸相,当知是则能师子吼。真师子王,早朝出穴,频伸欠呿,四向顾望,发声震吼,为十一事。
  何等十一?一为欲坏实非师子诈作师子故;二为欲试自身力故;三为欲令住处净故;四为诸子知处所故;五为群辈无怖心故;六为眠者得觉寤故;七为一切放逸诸兽不放逸故;八为诸兽来依附故;九为欲调大香象故;十为教告诸子息故;十一为欲庄严自眷属故。
  一切禽兽闻师子吼,水性之属潜没深渊,陆行之类藏伏窟穴,飞者堕落,诸大香象怖走失粪。
  诸善男子!如彼野干[注释:野干:音译「悉伽罗」。兽名。似狐而小,形色青黄,如狗群行,夜鸣如狼。],虽逐师子至于百年,终不能作师子吼也。若师子子始满三年,则能哮吼如师子王。
  善男子!如来正觉智慧牙爪,四如意足、六波罗蜜满足之身,十力勇猛,大悲为尾,安住四禅清净窟宅。为诸众生而师子吼,摧破魔军,示众十力,开佛行处。为诸邪见作归依所,安抚生死怖畏之众,觉寤无明睡眠众生。行恶法者为作悔心,开示邪见一切众生,令知六师[注释:六师: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反婆罗门教正统思想的六派代表人物。佛教通称为「六师外道」。其代表人物为:富兰那迦叶、末伽梨俱舍梨子、删阇夜毗罗尼子、阿耆多翅舍钦婆罗、迦罗鸠马犬迦旃延、尼乾陀若提子。]非师子吼故。
  破富兰那[注释:富兰那:即富兰那迦叶,印度六师外道代表人物之一。]等憍慢心故,为令二乘生悔心故,为教五住诸菩萨[注释:五住诸菩萨: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十住菩萨的前五住菩萨,即:发心住菩萨、治地住菩萨、修行住菩萨、生贵住菩萨、方便具足住菩萨。]等生大力心故。为令正见四部之众,于彼邪见四部徒众不生怖畏故,从圣行[注释:圣行:指菩萨修戒、定、慧之行。]、梵行[注释:梵行:指菩萨修持清净之行。]、天行[注释:天行:天为第一义天,即天然实相之理。菩萨修天然之理而成妙行,谓之「天行」。]窟宅频申而出。为欲令彼诸众生等破憍慢故欠呿,为令诸众生等生善法故四向顾望,为令众生得四无碍[注释:四无碍:即四无碍解,亦称四无碍智、四无碍辩。为诸菩萨说法之智辩。一、法无碍,谓通达诸法名字,分别无滞。二、义无碍,谓了知一切法理,通达无碍。三、辞无碍,谓通晓殊方异语,以随意演说。四、乐说无碍,亦称辩说无碍,谓为众生说法,圆融无碍,阇闻者乐听其说。]故四足踞地,为令众生具足安住尸波罗蜜[注释:尸波罗蜜:六波罗蜜之一,即持戒度。]故,故师子吼。师子吼者名决定说,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如来常住无有变易。
  善男子!声闻、缘觉虽复随逐如来世尊无量百千阿僧祇劫,而亦不能作师子吼。十住菩萨若能修行是三行[注释:三行:即圣行、梵行、天行。]处,当知是则能师子吼。诸善男子!是师子吼菩萨摩诃萨,今欲如是大师子吼,是故汝等应当深心供养、恭敬、尊重、赞叹。
  尔时,世尊告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:善男子!汝若欲问,今可随意。
 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:世尊!云何为佛性?以何义故,名为佛性?何故复名常乐我净?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,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?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了了见[注释:了了见:指眼根清净不坏,直接见其物者。意谓十分清楚地看到一切事物。]?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见?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?佛以何眼而了了见?
  佛言:善男子!善哉善哉!若有人能为法咨启,则为具足二种庄严[注释:二种庄严:即:一智慧庄严,得智慧而为身之庄严者;二福德庄严,积福德而为身之庄严者。]:一者智慧,二者福德。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,则知佛性。亦复解知名为佛性,乃至能知十住菩萨以何眼见,诸佛世尊以何眼见。
  师子吼菩萨言:世尊!云何为智慧庄严?云何名为福德庄严?善男子!慧庄严者,谓从一地乃至十地,是名慧庄严。福德庄严者,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非般若波罗蜜。复次,善男子!慧庄严者,所谓诸佛菩萨。福德庄严者,谓声闻、缘觉、九住菩萨。
  复次,善男子!福德庄严者,有为、有漏,有有、有果报,有碍、非常,是凡夫法。慧庄严者,无为、无漏、无无、无果报、无碍、常住。
  善男子!汝今具足是二庄严,是故能问甚深妙义。我亦具足是二庄严,能答是义。
  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:世尊!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,则不应问一种二种,云何世尊说言能答一种二种。所以者何?一切诸法无一二种,一种二种者是凡夫相。
  佛言:善男子!若有菩萨无二种庄严,则不能知一种二种。若有菩萨具二庄严,则能解知一种二种。若言诸法无一二者,是义不然。何以故?若无一二,云何得说一切诸法无一无二?
  善男子!若言一二是凡夫相,是乃名为十住菩萨,非凡夫也。何以故?一者名为涅盘,二者名为生死。何故一者名为涅盘?以其常故。何故二者名为生死?爱无明故。
  常涅盘者,非凡夫相,生死二者亦非凡夫相。以是义故,具二庄严者,以问能答。
译文
  佛又说:善男子!你问为什么称之为佛性?应该认真地听,我将为你分别予以解释。善男子!所谓佛性,就是第一义空,第一义空名为智慧。所谓空,就是看不到空和不空。有智慧的人,是既看到空,又看到不空;既看到常,又看到无常;既看到苦,又看到乐;既看到我,又看到无我。
  空,就是指一切生死之法,不空,就是指大涅盘法。直到无我,也都是指生死法,我,则是指大涅盘法。虽看到一切空,然而看不到不空,就不能称之为中道,直至只看到一切无我,而看不到有我,也不能叫做中道。中道名为佛性,从这一意义上讲,佛性乃常恒存在,没有变异,但由于为无明所覆盖,所以使一切众生都看不到。声闻、缘觉只看到一切皆空,而看不到不空,直至只看到一切无我,而看不到有我,正是由于这样,所以不能得知第一义空。由于不能得知第一义空,所以不能行于中道,而没有中道,也就看不到佛性。
  善男子!看不到中道的人,大约有三种:第一种人一定是修乐行,第二种人一定是修苦行,第三种人则是既修苦行又修乐行。修乐行的人,就是大菩萨为了怜悯一切众生,虽然处于阿鼻地狱中,仍然如处在第三禅天的妙乐之中一样。修苦行的人,就是一切凡夫。修苦乐行的人,就是声闻、缘觉。声闻、缘觉于苦乐行中起中道之想。由于这些道理,故虽有佛性而看不到。如你所问,是根据什么道理才名之为佛性呢?
  善男子!所谓佛性,就是一切诸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中道种子。其次,善男子!中道的道,有下、上、中三种。下者,梵天本来是无常的,错误地看作是常。上者,生死本来是无常的,错误地看作是常;本来是常住不变的,把佛、法、僧三宝,横加计度看成是无常。
  为什么称之为「上」,因为能得最上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中者,名为第一义空,将无常看成无常,常看成是常。第一义空不能称之为「下」,为什么?因为一切凡夫都得不到。也不能称之为「上」,为什么?因为就是「下」之故。诸佛菩萨所修之道,既不上,也不下,因此名为中道。
  再次,善男子!生死流转的根本处约有二种:一是无明,二是有爱。在这二者中间,就有生老病死之苦,这就名为中道。这种中道,能破生死之苦,故名之为「中」。因此,中道之法,名之为佛性。佛性是常、乐、我、净,但由于一切众生都看不到,所以好像是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,实际上佛性不是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的。
  善男子!譬如贫穷人家有宝藏,但是此人看不到。因为看不到,所以是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。有善知识告诉他说:你的住宅中有金宝藏,为什么这样贫穷困苦?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?于是就用善巧的方法使此人得以看见自己住宅中的宝藏。因为看见了,所以此人就得到了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佛性也是这样,因为众生都看不见,由于看不见,所以是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,由于有善知识、诸佛菩萨以善巧的方法,给予种种教导,使他们能够看得见。因为看得见,一切众生就能得到常、乐、我、净。
  再其次,善男子!众生所起的见解有二种:一为常见,二为断见。此二种见,不能称之为中道,无常、无断,才可以名之为中道。无常、无断,就是观照十二因缘之智,这种观照之智,名为佛性。声闻、缘觉之性,虽也观照十二因缘,但还不能名之为佛性。佛性虽常住不变,但因一切众生为无明所覆盖,所以看不见。又好像是兔、马一样,还不能渡过十二因缘之河。为什么?因为看不到佛性。善男子!这种观照十二因缘的智慧,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。因此,十二因缘名为佛性。
  善男子!譬如胡瓜,名为热病。为什么?因为胡瓜能作为消除热病的因缘。十二因缘也是如此。善男子!佛性,有因,又有因中因;有果,又有果中果。有因,就是十二因缘,因中因,就是智慧。有果,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果中果,就是无上大般涅盘。
  善男子!譬如无明为因,诸行为果,又以诸行为因,诸识为果。因此,那无明的体,既是因,又是因的因,识是果,又是果的果。佛性也是这样。善男子!根据这一道理,十二因缘不生也不灭,不常也不断,非一也非二,不去也不来,非因也非果。
  善男子!是因非果犹如佛性,是果非因犹如大涅盘,既是因又是果,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;既非因亦非果,名之为佛性。因为非因非果,所以常恒不变。因此,我在经中说十二因缘,其中含义是很深的,它无知无见,不可思惟,乃是诸佛菩萨才能达到的境界,并不是一切声闻、缘觉所能达到的。
  为什么说它的含义甚深甚深?因为众生的业行,乃为不常又不断,而得到果报,虽念念灭而一无所失,虽无造作之人,但却有所作之业,虽无受领之人,但却有果报。受领之人虽能消灭,但果报却永不败亡,无有思虑、理解,一切都是和合而有,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,但不能见、不能知。因为不能见、不能知,所以没有终,也没有始。十住菩萨唯见其终,不见其始,只有诸佛世尊既见始,又见终。因为这样的道理,所以诸佛以非常清楚地得见佛性。
  善男子!一切众生由于不见十二因缘,所以轮转于生死之中。善男子!像蚕作茧一样,而自生自灭,一切众生也是一样,因为不见佛性,自造烦恼等业,而流转于生死之中,犹如拍球一样,上下不停。善男子!因此我在诸经中说:如果有人见到十二因缘,就是见到法,见到法就是见到佛,佛就是指佛性。为什么?因为一切诸佛都以此为性。
  善男子!观照十二因缘的智慧有四种:一为下智,二为中智,三为上智,四为上上智。下智观照十二因缘,不见佛性。因为不见,故得声闻道。中智观照十二因缘,也不见佛性。因为不见,故得缘觉道。上智观照十二因缘,见到了佛性,但不很明了。因为不很明了,故住于十住地。上上智观照十二因缘,不仅看到了佛性,而且十分明了其含义,故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。因此,十二因缘名之为佛性。佛性,就是第一义空,第一义空名为中道,中道名之为佛,佛名为涅盘。
  这时候,师子吼大菩萨对佛说:世尊!如果说佛与佛性没有差别,一切众生怎么还要修道呢?
  佛回答说:你所问的,于道理不合。佛与佛性虽然没有差别,但一切众生对此都未圆满具足。善男子!譬如有人恶心害母,害了以后即生悔过之心,其身、口、意三业虽然为善,此人仍旧名为地狱人。为什么?因为此人一定会堕入地狱。此人虽然没有到达地狱的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,但仍然可以名之为地狱人。
  善男子!因此我在诸经中说,如果见到有人修行善法的,就名为见天人,如果修行恶法的,名为见地狱。为什么?因为一定要受果报的。善男子!一切众生一定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因此我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。一切众生实际上没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因此我在此经中说偈:
  本来有的,现在没有了,
  本来没有的,而现在有了;
  说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是实有之法,
  那是没有道理的。
  善男子!有三种「有」:一为未来有,二为现在有,三为过去有。一切众生于未来之世,将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这名为佛性。一切众生现在都有烦恼的结缚,因此现在没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。一切众生过去之世有断灭烦恼,因此现在能看到佛性。由于这些道理,我经常宣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乃至一阐提等也有佛性。
  一阐提等虽然没有善法,但佛性在未来之世还是有的,所以一阐提等都有佛性。为什么?因为一阐提等将来一定得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譬如有人家中有乳酪,有人问他说:你有乳酥吗?回答说:我祇有乳酪,实在没有乳酥。但以善巧方法一定能够得到,所以也可以说有乳酥。众生也是这样,都有「心」,凡是有「心」的,将来一定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由于这个道理,因而我常宣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。
原典
  善男子!汝问云何为佛性者?谛听谛听!吾当为汝分别解说。善男子!佛性者名第一义空[注释:第一义空:相对于小乘之涅盘而称大乘至极之涅盘为「第一义空」。],第一义空名为智慧。所言空者,不见空与不空。智者见空及与不空、常与无常、苦之与乐、我与无我。
  空者一切生死,不空者谓大涅盘,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,我者谓大涅盘。见一切空,不见不空,不名中道,乃至见一切无我,不见我者,不名中道。中道者名为佛性。以是义故,佛性常恒,无有变易,无明覆故,令诸众生不能得见。声闻、缘觉见一切空,不见不空,乃至见一切无我,不见于我。以是义故,不得第一义空。不得第一义空,故不行中道。无中道,故不见佛性。
  善男子!不见中道者,凡有三种:一者定乐行,二者定苦行,三者苦乐行。定乐行者,所谓菩萨摩诃萨怜愍一切诸众生故,虽复处在阿鼻地狱如三禅乐。定苦行者,谓诸凡夫。苦乐行者,谓声闻、缘觉。声闻、缘觉行于苦乐作中道想。以是义故,虽有佛性而不能见。如汝所问,以何义故名佛性者?
  善男子!佛性者,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。复次,善男子!道有三种,谓下、上、中。下者梵天无常,谬见是常。上者生死无常,谬见是常;三宝是常,横计无常。
  何故名上?能得最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。中者名第一义空,无常见无常,常见于常。第一义空不名为下。何以故?一切凡夫所不得故。不名为上,何以故?即是下故。诸佛菩萨所修之道不上不下,以是义故,名为中道。
  复次,善男子!生死本际[注释:本际:指根本究竟之边际。此处指生死之根源、根本处。]凡有二种:一者无明,二者有爱[注释:有爱:指色界、无色界之贪爱。]。是二中间,则有生老病死之苦,是名中道。如是中道,能破生死,故名为中。以是义故,中道之法名为佛性。是故佛性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以诸众生不能见故,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,佛性实非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。
  善男子!譬如贫人家有宝藏,是人不见。以不见故,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。有善知识而语之言:汝舍宅中有金宝藏,何故如是贫穷困苦,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。即以方便令彼得见,以得见故,是人即得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佛性亦尔,众生不见,以不见故,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,有善知识诸佛菩萨以方便力种种教告,令彼得见,以得见故,众生即得常、乐、我、净。
  复次,善男子!众生起见凡有二种:一者常见[注释:常见:为固执身心常住之见。],二者断见[注释:断见:谓固执身心断灭之见。],如是二见不名中道,无常、无断,乃名中道。无常、无断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,如是观智,是名佛性。二乘之人虽观因缘,犹亦不得名为佛性。佛性虽常,以诸众生无明覆故,不能得见。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,犹如兔马[注释:兔马:这里比喻声闻、缘觉,犹如兔马一样,还不能顺利地渡过十二因缘河。]。何以故?不见佛性故。善男子!是观十二因缘智慧,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。以是义故,十二因缘名为佛性。
  善男子!譬如胡瓜名为热病。何以故?能为热病作因缘故。十二因缘亦复如是。善男子!佛性者,有因有因因[注释:因因:即因中之因。此处指十二因缘之因,即智慧。],有果有果果[注释:果果:即果位之果。此处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果,即无上大般涅盘。]。有因者即十二因缘,因因者即是智慧,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盘。
  善男子!譬如无明为因,诸行为果,行因识果。以是义故,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,识亦果亦果果,佛性亦尔。善男子!以是义故,十二因缘不出不灭、不常不断、非一非二、不去不来、非因非果。
  善男子!是因非果如佛性,是果非因如大涅盘,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,非因非果名为佛性。非因果故,常恒无变。以是义故,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,无知无见,不可思惟,乃是诸佛菩萨境界,非诸声闻、缘觉所及。
  以何义故,甚深甚深?众生业行不常不断而得果报,虽念念灭而无所失,虽无作者而有作业,虽无受者而有果报,受者虽灭果不败亡,无有虑知和合而有,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。不见知故,无有终始。十住菩萨惟见其终,不见其始,诸佛世尊见始见终。以是义故,诸佛了了得见佛性。
  善男子!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,是故轮转[注释:轮转:即轮转生死,与轮回含义相同。]。善男子!如蚕作茧,自生自死,一切众生亦复如是,不见佛性故,自造结业,流转生死,犹如拍毬。善男子!是故我于诸经中说,若有人见十二缘者,即是见法,见法者即是见佛,佛者即是佛性。何以故?一切诸佛以此为性。
  善男子!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:一者下,二者中,三者上,四者上上。
  下智观者,不见佛性,以不见故,得声闻道。中智观者,不见佛性,以不见故,得缘觉道。上智观者,见不了了,不了了故,住十住地。上上智观者,见了了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。以是义故,十二因缘名为佛性。佛性者即第一义空,第一义空名为中道,中道者即名为佛,佛者名为涅盘。
  尔时,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:世尊!若佛与佛性无差别者,一切众生何用修道?
  佛言:善男子!如汝所问,是义不然。佛与佛性虽无差别,然诸众生悉未具足。善男子!譬如有人恶心害母,害己生悔,三业虽善,是人故名地狱人也。何以故?是人定当堕地狱故。是人虽无地狱阴界诸入[注释:阴界诸入:「阴」即五蕴,「界」即十八界,「诸入」即十二入(处)。],犹故得名为地狱人。
  善男子!是故我于诸经中说,若见有人修行善者,名见天人,修行恶者,名见地狱。何以故?定受报故。善男子!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,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以是义故,我于此经而说是偈:
  本有今无,本无今有;
  三世有法,无有是处。
  善弟子!有者凡有三种:一未来有,二现在有,三过去有。一切众生未来之世,当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名佛性。一切众生现在悉有烦恼诸结,是故现在无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。一切众生过去之世有断烦恼,是故现在得见佛性。以是义故,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。
  一阐提等无有善法,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,一阐提等悉有佛性。何以故?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。
  善男子!譬如有人家有乳酪,有人问言:汝有苏[注释:苏:即「酥」,从乳酪提炼而成。]耶?答言:我有酪实非苏。以巧方便定当得故,故言有苏。众生亦尔,悉皆有心。凡有心者,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以是义故,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
译文
  善男子!毕竟(究竟之法)有二种:一为庄严毕竟,二为究竟毕竟。一为世间毕竟,二为出世间毕竟。庄严毕竟,就是六波罗蜜;究竟毕竟,就是一切众生所得之一乘法。一乘法名为佛性,因此,我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。一切众生都有一乘法,因被无明所覆盖,所以不能得见。
  善男子!如四大洲中的北拘庐洲和欲界的三十三天,因被果报所覆盖,所以世间的众生都不能得见。佛性也是这样,为诸烦恼所覆盖,所以众生不能得见。
  其次,善男子!佛性,即是首楞严三昧,其性如醍醐,也就是一切诸佛之母。由于首楞严三昧的力量,从而使一切诸佛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一切众生都有首楞严三昧,但由于不修行故,所以不能得见,因而也就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  善男子!首楞严三昧有五种名称:一名首楞严三昧,二名般若婆罗蜜,三名金刚三昧,四名师子吼三昧,五名佛性。随其作用的不同,有种种不同的名称。善男子!好像一种三昧有种种名称一样。如禅称为四禅,根名为定根,力名为定力,觉名为定觉,正名为正定,八大人觉名为定觉。首楞严定也是如此。
  善男子!一切众生都圆满具足三定,即上定、中定、下定。上定即佛性,因此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。中定谓一切众生圆满具足初禅,有因缘时就能修习,如果没有因缘就不能修习。这种因缘也有二种:一是破坏世界的火灾,二是破坏欲界的烦恼。因此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中定。下定就是十大地中的心数定,因此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下定。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祇是被烦恼所覆盖,所以不能得见。十地菩萨虽然看到了一乘法,但不知道如来是常住之法,因此说十地菩萨虽看到佛性但不很明了。
  善男子!首楞严名为一切毕竟,严者名为坚固,一切毕竟而又非常坚固,就名为首楞严。因此说首楞严定(诸佛及十地菩萨所得的禅定)就名为佛性。
  善男子!我往昔住于尼禅河边,曾经告诉阿难说:我现在要洗澡,你替我取衣服及澡豆来。我既入水中,那时一切飞鸟、鱼类、走兽都来看我。这时又有五百梵志也来到河边,因而到我身边相互言说:你因何而得金刚之身?假如你瞿昙不说断见,我们将从中得到启发而接受斋法。
  善男子!我当时以他心智观察,知道这些梵志的心意,于是告诉梵志说:你们为何想到我会说断见的呢?
  那些梵志说:世尊早先于种种经中说一切众生都没有「我」,既说无我,怎么能说不是断见呢?如果无我,那么持戒的人是谁?破戒的人又是谁?
  佛回答说:我并不说一切众生都没有我,我祇是常常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。佛性,这难道不是我吗?因此我并不说断见。一切众生看不到佛性,所以是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,像这样才称为说断见。
  当时各位梵志听说佛性就是「我」,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接著又出家修菩提道。一切飞禽、鱼类、走兽也发无上菩提之心,发心以后,不久就得以舍身。善男子!此佛性,实在并非是我,但为了随顺众生,说名是我。
  善男子!如来由于如此因缘,故把无我说成为我,而实际上是无我。虽然这样说,但也不是虚妄之说。善男子!有因缘,故把我说为无我,而实际上是有我。为了世界上众生的缘故,虽说无我,但也不是虚妄之说。佛性无我,如来说有我,因为是常住不变的,如来就将此我而说成是无我,因为已得大自在之故。
  这时师子吼大菩萨对佛说:世尊!如果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犹如金刚力士那样,为什么一切众生都看不到?
  佛回答说:善男子!譬如色法,虽有青、黄、赤、白颜色的不同,又有长、短等形像的不同,但是盲人却看不见。盲人虽然看不见,但也不能说它是没有青、黄、赤、白等颜色和长、短等不同形像。为什么?因为盲人虽看不见,不盲之人却是可以看见的。佛性也是这样。一切众生虽然看不见,然而十住菩萨可以看到少部份,如来则全部可以看见。十住菩萨所看到的佛性,如夜中见色,如来所看到的佛性,则如白天所看到的色。
  善男子!譬如瞎子见色不明了,有良医为之治疗,由于药力把眼睛治好了,对颜色能非常清楚地看到。十住菩萨也是如此,虽然看到佛性却不明了,但以首楞严三昧之力,就能十分清楚地见到佛性。
  善男子!如果有人看到一切诸法是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的,看到非一切法也是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的话,这样的人则不能见佛性。一切法名为生死,非一发法名为三宝。声闻、缘觉把一切法看成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把非一切法也看成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因此不见佛性。
  十住菩萨把一切法看成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对非一切法有一部分看作常、乐、我、净,因此,十分之中得见一分。诸佛世尊见一切法都是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见非一切法是常、乐、我、净。因此,见到佛性如同看到手掌中的庵摩罗果那样清楚。因为这样的道理,所以首楞严定名为毕竟。善男子!譬如月初的月亮,虽然看不见,但不能说没有。佛性也是如此,一切凡夫虽然不能看到,也不能说没有佛性。
  善男子!佛性就是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大悲三念处。一切众生都有此三种,因为破除烦恼,然后得见。一阐提等,破除了一阐提,然后才能得十力、四无畏、大悲三念处。因此,我常宣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。
原典
  善男子!毕竟有二种:一者庄严毕竟,二者究竟毕竟。二者世间毕竟,二者出世毕竟。庄严毕竟者,六波罗蜜;究竟毕竟者,一切众生所得一乘。一乘者名为佛性。以是义故,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一切众生悉有一乘,以无明覆故,不能得见。
  善男子!如□单越[注释:□单越:「□」,原作「□」,有误,今依《频伽藏》改。又译「北拘庐洲」,佛经中称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。]、三十三天[注释:三十三天:又名忉利天。为欲界之第二天,在须弥山顶上,中央为帝释天,四方各有八天,合成三十三天。],果报覆故,此间众生不能得见。佛性亦尔,诸结覆故,众生不见。
  复次,善男子!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[注释:首楞严三昧:即首楞严定。为佛所得之三昧,究竟、坚固,无与伦比。],性如醍醐,即是一切诸佛之母。以首楞严三昧力故,而令诸佛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,以不修行,故不得见,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  善男子!首楞严三昧者,有五种名:一者首楞严三昧,二者般若波罗蜜,三者金刚三昧,四者师子吼三昧[注释:师子吼三昧:意谓如狮子吼那样勇猛无畏之三昧。],五者佛性。随其所作,处处得名。善男子!如一三昧得种种名。如禅名四禅,根名定根[注释:定根:五根之一。谓禅定能生一切的功德,故名。],力名定力[注释:定力:五力之一。谓禅定的力量,能破除一切的乱想。],觉名定觉[注释:定觉:七觉支之一。能使心性于一境而不散乱。],正名正定[注释:正定:八正道之一。即正确的禅定,谓心安于一境,不乱不动。],八大人觉[注释:八大人觉:谓有八法为菩萨、声闻、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,故名。八法:即世间无常觉、多欲为苦觉、心无厌足觉、懈怠堕落觉、愚痴生死觉、贫苦多怨觉、五欲过患觉、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。]名为定觉。首楞严定亦复如是。
  善男子!一切众生具足三定,谓上、中、下。上者谓佛性也,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中者一切众生具足初禅,有内缘时则能修习,若无因缘则不能修。因缘二种:一谓火灾[注释:火灾:大三灾之一。即大火灾破坏世界。谓有七个日轮,同时并出,焚烧此世界,下自无间地狱,上至色界之初禅天,全被烧遍。],二谓破欲界结。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具中定。下定者十大地[注释:十大地:见道以上的菩萨,分十地,高地之位,称为「大地」。因最高地即第十地,故又称第十地。]中心数定也。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具下定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烦恼覆故,不能得见。十住菩萨虽见一乘,不知如来是常住法,以是故言十地菩萨虽见佛性而不明了。
  善男子!首楞严者,名一切毕竟,严者名坚。一切毕竟而得坚固,名首楞严。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。
  善男子!我于一时住尼连禅河告阿难言:我今欲洗,汝可取衣以及以澡豆[注释:澡豆:洗涤身体、衣服等污秽所用之豆粉,系用大豆、小豆、摩沙豆、豌豆、迦提婆罗草,梨频陀子等磨粉而成。为比丘十八物之一。]。我既入水,一切飞鸟水陆之属,悉来观我。尔时复有五百梵志[注释:梵志:有多种解释:一谓志求生于梵天失,二谓在家的婆罗门,三指一切外道的出家人。此处即指外道的出家者。]来在河边,因到我所各相谓言:云何而得金刚之身?若使瞿昙不说断见,我当从其启受斋法。
  善男子!我于尔时以他心智,知是梵志心之所念。告梵志言:云何谓我说于断见?
  彼梵志言:瞿昙先于处处经中说诸众生悉无有我,既言无我,云何而言非断见耶?若无我者,持戒者谁?破戒者谁?
  佛言:我亦不说一切众生悉无有我,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佛性者,岂非我耶?以是义故,我不说断见。一切众生不见佛性,故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,如是则名说断见也。
  时诸梵志闻说佛性即是我故,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寻时出家修菩提道。一切飞鸟水陆之属亦发无上菩提之心,既发心已,寻得舍身。善男子!是佛性者,实非我也,为众生故,说名为我。
  善男子!如来有因缘故说无我为我,真实无我。虽作是说,无有虚妄。善男子!有因缘故说我为无我,而实有我。为世界故,虽说无我,而无虚妄。佛性无我,如来说我,以其常故,如来是我而说无我,得自在故。
  尔时,师子吼菩萨摩诃萨白佛言:世尊!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,如金刚力士[注释:金刚力士:又称金刚神、金刚夜叉等。即手执金刚杵护持佛法之天神。]者,以何义故,一切众生不能得见?
  佛言:善男子!譬如色法,虽有青、黄、赤、白之异,长短质像,盲者不见。虽复不见,亦不得言无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长短质像。何以故?盲虽不见,有目见故。佛性亦尔,一切众生虽不能见,十住菩萨见少分故,如来全见。十住菩萨所见佛性如夜见色,如来所见如昼见色。
  善男子!譬如瞎者见色不了,有善良攻而为治目,以药力故得了了见。十住菩萨亦复如是,虽见佛性不能明了,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能得明了。善男子!若有人见一切诸法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见非一切法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如是之人不见佛性。一切者名为生死,非一切者名为三宝。声闻、缘觉见一切法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非一切法亦见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非一切法分见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以是义故,十分之中得见一分。诸佛世尊见一切法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非一切法见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以是义故,不见佛性。
  十住菩萨见一切法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非一切法分见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以是义故,十分之中得见一分。诸佛世尊见一切法无常、无我、无乐、无净,非一切法见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以是义故,见于佛性如观掌中阿摩勒果[注释:掌中阿摩勒果:「阿摩勒果」,亦称庵摩罗果。为印度的一种药果,形似槟榔,食之可除风冷。此处「掌中阿摩勒果」,比喻为一目了然,十分清楚。]。以是义故,首楞严定名为毕竟。善男子!譬如初月,虽不可见,不得言无。佛性亦尔,一切凡夫虽不得见,亦不得言无佛性也。
  善男子!佛性者,所谓十力[注释:十力: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:一知觉处非处智力,二知三世业报智力,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,四知诸根胜劣智力,五知种种解智力,六知种种界智力,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,八知天眼无碍智力,九知宿命无漏智力,十知永断习气智力。]、四无所畏[注释:四无所畏:亦称「四无畏」。教化他人之心无所畏惧,叫做「无畏」。有佛四无畏与菩萨四无畏两种。佛四无畏是:一、一切智无所畏,二、漏尽无所畏,三、说障道无所畏,四、说尽苦道无所畏。菩萨四无畏是:一、总持不忘,说法无畏,二、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,说法无畏,三、善能问答,说法无畏,四、能断物疑,说法无畏。]、大悲三念处[注释:大悲三念处:「三念处」亦称「三念住」。谓佛大慈大悲,为了摄化众生,常处于三种念中。第一念处,众生信佛,佛亦不生欢喜心,常安处于正念、正智之中。第二念处,众生不信佛,佛亦不生尤恼心,常安处于正念、正智之中。第三念处,同时有一类众生信佛,一类众生不信佛,佛知道了亦不生欢喜心与尤戚心,常安处于正念、正智之中。]。一切众生悉有三种,破烦恼故,然后得见。一阐提等,破一阐提然后能得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大悲三念处。以是义故,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
译文
  善男子!十二因缘,乃一切众生等共同都有的,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。
  哪十二因缘?谓过去烦恼名之为无明;遇过的业名之为行;现在世中一开始受胎名之为识;入胎五分但眼、耳、鼻、舌四根尚未具全,名之为名色;四根已具全,但尚未名之为触时,此名为六入;尚未能区别什么是苦、什么是乐时,此名为触;染习一爱著,此名为受;习近五欲名之为爱;内外贪求,此名为取;为内外之事而起身、口、意三业,此名为有;现在世的识,名为未来之生;现在的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,名为未来世之老病死。这些就名为十二因缘。
  善男子!一切众生虽有如此十二因缘,或者虽有但尚未完全具备,如初住胎时的歌罗逻时即死亡,就没有十二因缘。一定要从生直至老死,才能完全具备十二因缘。色界众生没有苦、乐、不苦不乐三种受,没有根、境、识三种触,没有境界、自体、当生三种爱,也没有老病,也可以名之为具足十二因缘。无色界众生没有色乃至没有老病,也可以名之为具足十二因缘。因为一定能得到,所以称为众生平等具有十二因缘。善男子!佛性也是这样,因为一切众生一定将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因此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
  善男子!雪山有一种草,名叫忍辱,牛如果吃了,就生出醍醐。另外有一种异草,牛如果吃了,就不能生出醍醐。虽然不出醍醐,但不可以说雪山之中就没有忍辱草。佛性也是这样。雪山,就名为如来,忍辱草名为大涅盘,异草名为十二部经。众生如果能够听受大般涅盘,咨询大般涅盘,就能见到佛性。十二部经中虽然没有听说有佛性,但也不可以说没有佛性。
  善男子!佛性,是色,也是非色,又是非色非非色;是相,也是非相,又是非相非非相;是一,也是非一,又是非一非非一;非常,也非断,又是非非常非非断;是有,也是无,又是非有非无;是尽,也是非尽,又是非尽非非尽;是因,也是果,又是非因非果;是义,也是非义,又是非义非非义;是字,也是非字,又是非字非非字。
  为何称为色?因为是金刚身;为何称为非色?因为十八不共法不是色法;为何称为非色?因为十八不共法不是色法;为何称为非色非非色?因为是色法不是色法没有一定之相。为何称为相?因为佛有三十二相;为何称为非相?因为一切众生相不显现;为何称为非相非非相?因为是相非相不一定。为何称为一?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一乘法;为何称为非一,因为说有三乘;为何称为非一非非一?因为有无数的法。
  为何称为非常?因为从缘而得见;为何称为非断?因为远离断见;为何称为非非常非非断?因为没有终始。为何称为有?因为一切众生都有的缘故;为何称之为无?因为须从善巧的方法中才可以得见;为何称为非有非无?因为是以虚空为其本性。为何称为尽?因为得了首楞严三昧;为何称为非尽?因为其常住不动;为何称为非尽非非尽?因为一切尽相均已断灭。
  为何称为因?因为能了别事物生起的原因;为何称为果?因为果报是决定的;为何称为非因非果?因为它常住不变。为何称为义?因为都能摄取佛教义理、通达无碍;为何称为非义?因为不可以言说;为何称为非义非非义?因为是毕竟空。为何称为字?因为有名称;为何称为非字?因为它的名字就叫做「无名」;为何称为非字非非字?因为断灭了一切字。为何称为非苦非乐?因为断灭了一切受。
  为何称为非我?因为未能具得八大自在;为何称为非非我?因为它常住不变;为何称为非我非非我?因为它不作不受。为何称为空?因为是第一义空;为何称为非空?因为它常住不变;为何称为非空非非空?因为它能为善法作种子。
  善男子!如果有人能够这样来理解《大涅盘经》的含义,当知此人就能见到佛性。佛性,不可思议,乃是一切诸佛如来的境界,不是一切声闻、缘觉所能了解的。善男子!佛性,不是五蕴、十八界、十二处,也不是本无今有,也不是已有还无,是从善因缘而来,众生就能够得见。譬如黑铁,放入火中则成红色,拿出来冷却后仍是黑色。而此黑色,非内非外,是依因缘故有。佛性也是如此,一切众生的烦恼火熄灭了,就能够闻见。
  善男子!如种子消灭了,芽就能生出来,而此芽的本性非内非外,乃至花果也是如此,从因缘而有。善男子!此大涅盘是微妙经典,能成就圆满的无量功德,佛性也是如此,全部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所成就的。
  这时候,师子吼大菩萨又对佛说:世尊!菩萨成就了多少法,能看见佛性,但还不明了其含义?而诸佛世尊成就了多少法,才能对佛性完全明了?
  佛回答说:善男子!菩萨全部成就了十法,虽见佛性但不明了其含义。哪十种法?一是少欲,二是知足,三是寂静,四是精进,五是正念,六是正定,七是正慧,八是解脱,九是赞叹解脱,十是以大涅盘教化众生。
  师子吼菩萨说:世尊!少欲和知足有什么区别?
  佛说:善男子!少欲,就是不求不取;知足,就是得到很少的时候心不悔恨。少欲,就是少有所欲;知足,就是一切都只为了法事而心不愁恼。
  善男子!欲望有三种:一是恶欲,二是大欲,三是欲欲。恶欲,就是如有比丘心生贪欲,想成为一切大众的上首,使一切僧人随逐于我之后,令一切四部之众都来供养、恭敬、赞叹、尊重我,令我先为四部之众说法,令一切都信受我所说的法,也令国王、大臣、长者都来恭敬我,使我得到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和上妙住宅。此为生死欲,就名为恶欲。
  什么叫大欲?就是如果有比丘生起贪欲之心,无论怎样也要使四部之众全都知道我得初住地,乃至十地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得阿罗汉果乃至须陀洹果,并得四禅乃至四无碍智。都为了名利供养,此名为大欲。欲欲,就是如果有比丘想要生于梵天、魔天、自在天,当转轮圣王,做刹帝利居士,做婆罗门,皆能进退无碍,自由自在。这都是为了名利供养,因此名为欲欲。
  如果不是为以上三种恶欲所害,就名为少欲。欲,又名二十五爱。没有这二十五爱,此名为少欲。不追求未来的贪欲之事,此名为少欲。得到了事物,但不贪著,此名为知足。不求他人对自己的恭敬,此名少欲。得到了财物,不积聚起来,此名为知足。
  善男子!也有少欲但不名知足的,或有知足而不名少欲的。也有既少欲又知足的,或不知足不少欲的。少欲之人是须陀洹,知足之人是辟支佛,少欲知足之人是阿罗汉,不少欲不知足之人就是菩萨。
  善男子!少欲知足又有二种:一是善,二是不善。不善之人是凡夫,善人即圣人和菩萨。一切圣人虽得道果,但不自己称说。因为不称说,所以心不生恼恨,此即名为知足。善男子!大菩萨修习大乘佛教的《大涅盘经》,为欲见佛性,因而修习少欲知足。
  什么叫寂静?寂静有二种:一是心静,二是身静。
  身寂静就是永不造作身体的三种恶,心寂静就是也不造意识上的三种恶,这就名为身心寂静。身寂静,就是永不亲近四众,也不干预四众的所有事业;心寂静,就是永不修习贪欲、瞋恚、愚痴,这就名为身心寂静。或有比丘,身体虽寂静,但心不寂静;有的心虽寂静,但身不寂静;也有身心都寂静,或者身心都不寂静的。
  所谓身寂静心不寂静,就是有的比丘坐于禅静处,远离四众,但心中仍常积聚有贪、瞋、痴等欲,此即名为寂静心不寂静。
  所谓心寂静身不寂静,就是有的比丘亲近四众、国王、大臣,但已断贪、瞋、痴等欲,此即名为心寂静身不寂静。
  所谓身心都寂静,就是佛菩萨。所谓身心都不寂静,就是一切凡夫。为什么?因为凡夫之人,身心虽静,但不能深观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。因此,凡夫之人不能寂静身、口、意三业。一阐提等,以及犯四重禁,造作五逆罪,像这样的人也不得称之为身心寂静。
原典
  善男子!十二因缘,一切众生等共有之,亦内亦外。
  何等十二?过去烦恼名为无明;过去业者则名为行;现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为识;入胎五分,四根未具,名为名色;具足四根,未名触时,是名六人;未别苦乐是名为触;染习一爱是名为受;习近五欲是名为爱;内外贪求是名为取;为内外事起身、口、意业是名为有;现在世识名未来生;现在名色、六人、触、受名未来世老病死也。是名十二因缘。
  善男子!一切众生虽有如是十二因缘,或有未具,如歌罗逻[注释:歌罗逻:谓初宿胎内之位。]时死则无十二,从生乃至老死得具十二。色界众生无三种受[注释:三种受:谓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(亦称舍受)。]、三种触[注释:三种触:谓根触、境触、识触。]、三种爱[注释:三种爱:谓境界爱、自体爱、当生爱。],无有老病,亦得名为具足十二。无色众生无色乃至无有老病,亦得名为具足十二。以定得故,故名众生平等具有十二因缘。善男子!佛性亦尔,一切众生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,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。
  善男子!雪山有草,名为忍辱,牛若食者,则出醍醐。更有异草,牛若食者,则无醍醐。虽无醍醐,不可说言雪山之中无忍辱草。佛性亦尔。雪山者名为如来,忍辱草者名大涅盘,异草者十二部经。众生若能听受咨启大般涅盘则见佛性。十二部中虽不闻有,不可说言无佛性也。
  善男子!佛性者,亦色、非色,非色非非色;亦相、非相,非相非非相;亦一、非一,非一非非一;非常、非断,非非常非非断;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;亦尽非尽,非尽非非尽;亦因亦果,非因非果;亦义非义,非义非非义;亦字非字,非字非非字。
  云何为色?金刚身故;云何非色?十八不共非色法故;云何非色非非色?色非色无定相故。云何为相?三十二相故;云何非相?一切众生相不现故;云何非相非非相?相非相不决定故。云何为一?一切众生悉一乘故?说三乘故;云何非一非非一?无数法故。
  云何非常?从缘见故;云何非断?离断见故;云何非非常非非断?无终始故。云何为有?一切众生悉皆有故;云何为无?从善方便而得见故;云何非有非无?虚空性故。云何名尽?得首楞严三昧故;云何非尽?以其常故;云何非有非无?虚空性故。云何名尽?得首楞严三昧故;云何非尽?以其常故;云何非尽非非尽?一切尽相断故。
  云何为因?以了因故;云何为果?果决定故;云何非因非果?以其常故。云何为义?悉能摄取义无碍[注释:义无碍:即义无碍解,四无碍解之一。谓了知教法之义理,通达无碍。]故;云何非义?不可说故;云何非义非非义?毕竟空故。云何为字?有名称故;云何非字,名无名故;云何非字非非字?断一切字故。云何非苦非乐?断一切受故。
  云何非我?未能具得八自在[注释:八自在:亦称八大自在。即一能示一身为多身,二以一尘身满大千界,三大身轻举远到,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,五诸根互用,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,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,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。]故;云何非非我?以其常故;云何非我非非我?不作不受敌。云何为空?第一义空故;云何非空?以其常故;云何非空非非空?能为善法作种子故。
  善男子!若有人能思惟解了《大涅盘经》如是之义,当知是人则见佛性。佛性者,不可思议,乃是诸佛如来境界,非诸声闻、缘觉所知。善男子!佛性者,非阴、界、人,非本无今有,非已有还无,从善因缘,众生得见。譬如黑铁,入火则赤,出冷还黑。而是黑色,非内非外,因缘故有。佛性亦尔,一切众生烦恼火灭,则得闻见。
  善男子!如种灭已,芽则得生,而是芽性非内非外,乃至花果亦复如是,从缘故有。善男子!是大涅盘微妙经典,成就具足无量功德。佛性亦尔,悉是无量无边功德之所成就。
  尔时,师子吼菩萨摩诃萨言:世尊!菩萨具足成就几法,得见佛性而不明了?诸佛世尊成就几法,得了了见?
  善男子!菩萨具足成就十法,虽见佛性而不明了。云何为十?一者少欲,二者知足,三者寂静,四者精进,五者正念,六者正走,七者正慧,八者解脱,九者赞叹解脱,十者以大涅盘教化众生。
  师子吼菩萨言:世尊!少欲、知足有何差别?
  善男子!少欲者,不求不取;知足者,得少时心不悔恨。少欲者,少有所欲;知足者,但为法事心不愁恼。
  善男子!欲者有三:一者恶欲,二者大欲,三者欲欲。恶欲者,若有比丘心生贪欲,欲为一切大众上首,令一切僧随逐我后,令诸四部悉皆供养、恭敬赞叹尊重于我,令我先为四众说法,皆令一切信受我语,亦令国王、大臣、长者皆恭敬我,令我大得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、上妙屋宅。为生死欲,是名恶欲。
  云何大欲?若有比丘生于欲心,云何当令四部之众悉皆知我得初住地乃至十住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得阿罗汉果乃至须陀洹果,我得四禅乃至四无阂智[注释:四无阂智:即「四无碍智」前已有解。]。为于利养,是名大欲。欲欲者,若有比丘欲生梵天、魔天、自在天、转轮圣王、若刹利居士、若婆罗门皆得自在。为利养故,是名欲欲。
  若不为是三种恶欲之所害者,是名少欲。欲者名为二十五爱。无有如是二十五爱,是名少欲。不求未来所欲之事,是故少欲。得而不著,是名知足。不求恭敬,是名少欲。得不积聚,是名知足。
  善男子!亦有少欲不名知足,有知足不名少欲。有亦少欲亦知足,有不知足不少欲。少欲者,谓须陀洹;知足者,谓辟支佛;少欲知足者,谓阿罗汉;不少欲不知足者,所谓菩萨。
  善男子!少欲知足复有二种:一者善,二者不善。不善者,所谓凡夫;善者,圣人菩萨。一切圣人虽得道果,不自称说,不称说故,心不恼恨,是名知足。善男子!菩萨摩诃萨修习大乘《大涅盘经》,欲见佛性,是故修习少欲知足。
  云何寂静?寂静有二:一者心静,二者身静。
  身寂静者,终不造作身三种恶;心寂静者,亦不造作意三种恶,是则名为身心寂静。身寂静者,终不亲近四众,不预四众所有事业;心寂静者,终不修习贪欲、瞋恚、愚痴,是则名为身心寂静。或有比丘身虽寂静,心不寂静;有心寂静,身不寂静;有身心寂静,又有身心俱不寂静。
  身寂静心不寂静者,或有比丘坐禅静处,远离四众,心常积习贪欲瞋痴,是名身寂静心不寂静。
  心寂静身不寂静者,或有比丘亲近四众、国王、大臣,断贪恚痴[注释:贪恚痴:即贪瞋痴三毒。],是名心寂静身不寂静。
  身心寂静者,谓佛菩萨。身心不寂静者,谓诸凡夫。何以故?凡夫之人,身心虽静,不以深观无常、无乐、无我、无净。以是义故,凡夫之人不能寂静身、口、意业。一阐提辈,犯四重禁,作五逆罪,如是之人亦不得名身心寂静。
本佛经内容由佛商网整理自互联网,供广大佛友在线研读,为教化世人所提供题材。
欢迎转载网站内容给周边的佛友,功德无量。